回首頁
關於TPMMA
協會組織
入會辦法
藥業特別貢獻獎
藥業終身奉獻獎
傑出經理人
醫藥行銷師(MR)專區
醫藥運銷管理師暨流通冷鏈管理師專區
公 文
出版刊物
週訊
管理格言
品味人生
諺語偶拾
輕鬆一下
文章分享
協會動態
照片影音
歷次研討資訊
線上教學
/ 文章分享
首頁
>> 出版刊物 >> 文章分享
字體:
小
.
中
.
大
分享:
行銷文案寫不出來怎麼辦?不比較就沒有傷害,給你五個思考「急救包」
發佈時間:
2023/10/20
點閱率:
372
│
前些天錄製了《數位時代》的「數位關鍵字」
Podcast
節目,與主持人創新長
James
聊「數位行銷與不數位的行銷」,限於節目時間,有很多想法沒能在節目中深入探討,決定以這篇文章來分享自己的想法。
全通路行銷-本質還是在於「溝通」
首先,我還是要說,「行銷」與「數位行銷」本質上都是一樣的。
行銷的專業在於「溝通」,與特定對象(消費者或使用者)溝通「特定的訊息」,這個訊息可能是品牌定位,可能是商品價值。
數位工具就是工具之一,不是行銷的全部,選擇哪一種工具,就是一種「行銷策略」。
在節目中,我將數位行銷與實體行銷用「全通路行銷」一詞來概括,因為行銷必須穿越虛、實,同時兼顧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, 虛實融合就是全通路行銷的做法 。
人就是生活在實體世界(除非我們真的已經是駭客任務電影中的人體電池),感官需要體驗到視覺、聽覺、嗅覺,行銷人只想單純運用一種或是少數或是網路方式接觸溝通對象,效果必然是有限的,除非是詐騙集團,靠電話、簡訊、造假的公文信做為犯罪工具。
行銷不是詐騙,專業的行銷不是指鹿為馬(反串除外),而是 發揮品牌的核心價值 ,讓受眾感知或認知到品牌與商品。
…
more
三層同心圓,少了一層都會一戳就破
行銷的重要目標往往是收集潛在客戶名單,但是在獲取名單之前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同心圓的概念:
1.
圓型球體核心:品牌力
2.
往外一層:商品力
3.
最外表層:行銷力
品牌力是核心關鍵點,消費者或是使用者是否 願意採取第一次行動 (無論是網路購買、到店消費),或是願意 回訪、回購 ,擁有多少數量的忠誠粉絲就是一種品牌力的指標。
在這樣的前提之下,最外層的行銷力才能槓桿中層最厚實的商品力,以全通路觸及真實客戶,協助業務滾動出訂單與銷售數字。少了任何一層,就會是很脆弱的商業模式。
沒有強商品力或是行銷力,品牌力無法滾動前進。少了中層商品力,再怎麼強大的行銷力都是薄薄一層表象,像是泡沫,一戳就破,無法守恆。
行銷預算有限,實體、數位怎麼分配最有效率?
在商品力穩固的前提之下,且是由一種秉持中心思想(品牌價值定位)的品牌力驅動,行銷可以無限擴張出全通路影響力,這裡不是說行銷預算無上限,任何企業都是以營利為目的,行銷預算就是有限的。
行銷人員要做的思考是, 從全通路的整合來規劃行銷活動,不要侷限在數位行銷或是實體行銷,拉高維度來策劃,預算比例上,依據客群來分配。
一般而言,消費品牌的數位行銷預算之於行銷總預算的佔比在
30
–
40%
之間是合理的,數位行銷預算佔比若低於
10%
行銷總預算,很可能意味著並沒有打算發揮行銷工具的優勢,預算限制會導致數據量不足,無法優化數位行銷成效。
但是 若將行銷預算配比改為
90%
以上都是數位行銷費用,這合理嗎?
我認為並不合理。 過度依賴網路行銷,很有可能無法建立信任感,對於品牌長期的信賴基礎,仍然需要真實的接觸與體驗,包含後勤物流與售後服務。
在節目中,我們談到年輕的網路原生代對於數位工具都能快速上手,也是行銷生力軍的主流人力。
與此同時,我還是鼓勵年輕朋友能嘗試建立全通路行銷的整合能力,舉辦各種實體活動,例如路跑、演唱會、參展、研討會、快閃店。雖然是極度消耗體力,過程也很需要創意、腦力激盪,卻是行銷人不可或缺的能力: 與人群(客群)真實溝通的能力 。
最後,如何培養全通路行銷的策略思考能力,以簡單一句話做總結:
你在哪裡?我在你心裡。
試試看, 把溝通對象當成愛慕對象 ,用同理心來規劃線上與線下活動,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效。
責任編輯:錢玉紘
(
本文轉自
數位時代
)
top